- · 现代地质版面费是多少[04/09]
- · 《现代地质》投稿方式[04/09]
- · 《现代地质》数据库收录[04/09]
- · 《现代地质》期刊栏目设[04/09]
江西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以“稀”为贵 点“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科技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智慧赋能激活了第七地质大队稀土资源勘查和科学研究的一池春水。 说到稀土,赣南地质人无不为之骄傲! 2022年2月,广东佛山,大咖云集。国内
科技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智慧赋能激活了第七地质大队稀土资源勘查和科学研究的一池春水。
说到稀土,赣南地质人无不为之骄傲!
2022年2月,广东佛山,大咖云集。国内稀土相关行业11位院士专家聚首于此,对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项目“我国中重稀土矿床成矿规律及勘查评价技术”及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其中第七地质大队承担了课题二“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床勘查评价技术及找矿示范”。由此,基层地勘单位在承担实施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第七地质大队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科技创新。该队技术攻关人员从洛阳铲服务于考古工作得到启示,自主研发了新型勘查工具——赣南钻(人力冲击取样钻),该工具有轻便、环保、低耗、安全、经济和易操作等特点,施工场地仅需1平方米左右,工作场地占地面积小,不破坏植被及山体,无需机械动力及相关的冲洗、润滑油料,不污染环境。
新类型稀土资源勘查高质量服务行业发展
历史的发展高度总是由奋进者标注。2021年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在江西省赣州市挂牌成立。
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永远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一个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地质队伍,已迈着铿锵的步伐向着更加美好未来再出发!(王林坡)
在足洞燕山期花岗岩离子型稀土矿发现之后,第七地质大队相继在火山岩—潜火山岩,加里东期、印支期花岗岩,新元古界混合岩化变质岩、浅变质沉凝灰岩风化壳中发现了离子型稀土矿,不断扩大找矿领域。研究表明,含易风化分解稀土矿物或其元素较丰富的岩石、湿热气候、风化壳发育的低山丘陵是离子型稀土矿形成的有利条件。重稀土矿床是稀土矿床家族中“稀中之稀”,第七地质大队经长期研究不断掌握了其独特母岩条件和“轻重共生”矿床的分带富集规律,使我国离子型稀土矿床的找矿理论研究领先世界。
离子吸附型稀土勘查缩分采样高水平开展科技攻关
野外勘查工作高起点建设创新平台
该实验室由第七地质大队与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联合共建。实验室将立足赣州、面向全国、瞄准前沿,重点解决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领域重大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及前瞻性技术问题。计划经五年建设,建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成为离子型稀土产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力争成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成果标杆。
土以“稀”为贵。稀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其拥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微量的稀土元素加入其他材料后,可以大幅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第七地质大队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在稀土资源勘查和研究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
2015年赣南钻(人力冲击取样钻)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7年荣获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先进技术目录》;2021年获第六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由第七地质大队编写的赣南钻(人力冲击取样钻)技术规程经省自然资源厅批准并对外发布。目前,赣南钻作为离子型稀土矿绿色勘探的主要勘查手段被国内同行广泛应用,充分体现了赣南钻在稀土勘查方面的创新地位,对促进行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原创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第七地质大队聚焦主责主业,义不容辞扛起稀土资源勘查和研究的大旗。2021年7月,喜讯从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传来: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通过论证。
近几年来,该队专门成立稀土项目队,承担实施了赣州市稀土资源远景调查评价、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和宁都县葛藤嘴稀土矿普查等国家、省部级勘查和科研项目30项,累计项目经费1.78亿元,提交了成果报告54份、中大型稀土矿产地15处,圈定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52处。
近年来,江西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稀土资源勘查转型升级,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稀土项目队2019年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称号;“离子吸附型稀土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2019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新类型矿床的发现与勘查手段的创新研发”项目获2020年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七地质大队在“忠诚、奉献、坚韧、卓越”的江西地质精神的感召下,朝着更高更强的目标不断进发。
文章来源:《现代地质》 网址: http://www.xddzzzs.cn/zonghexinwen/2022/052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