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地质版面费是多少[04/09]
- · 《现代地质》投稿方式[04/09]
- · 《现代地质》数据库收录[04/09]
- · 《现代地质》期刊栏目设[04/09]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章节目录(9)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应当指出,作为诸葛亮躬耕的准确地点,必须辨析清楚,使其符合历史真实,这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但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襄樊和南阳两地武侯祠和
应当指出,作为诸葛亮躬耕的准确地点,必须辨析清楚,使其符合历史真实,这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但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襄樊和南阳两地武侯祠和文物,都是上闻名遐迩的文化遗产和游览胜地,都应当充分发挥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如重此轻彼,或互争高下,都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妥当的。
注释:
(1)前说以丁宝斋《‘三顾茅庐,’发生在襄阳隆中》(《集邮》1989年4期),唐明礼《“诸葛亮隐居南阳说”质疑》(《南都学坛》1998年1期)为代表;后说以李兆钧等〈诸葛亮躬耕地质疑》(《中州今古》1988年4期),张福增等《诸葛亮受“三顾”处答或人问》(南阳《活动月报》1988年6月)为代表。
(2)《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
(3)《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
(4)《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居处部》五。
(5)《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居处部》五。
(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
(7)《晋书》卷八二《王隐传》。
(8)参阅曹书杰《王隐家世及其晋书》,载《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二期。
(9)《晋书》卷八二《王隐传》。
(10)《晋书》卷八二《王隐传》。
(11)(《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
(12)《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
(13)《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
(14)《三国志·魏书》卷六《刘表传》。
(15)《三国志·魏书》卷六《刘表传》裴注引《搜神记》。
(16)《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九《襄阳》条,中华书局1955年版。
(17)《晋书》卷一《宣帝纪》。
(18)《后汉书》卷七四下《刘表传》。
(19)《后汉书》卷七四下《刘表传》。
(20)《三国志·魏书》卷二一《王粲传》。
(21)《后汉书》卷七五《袁术传》。
(22)《三国志·魏书》卷六《袁术传》。
(23)《三国志·魏书》卷八《张绣传》。
(24)《资治通鉴》卷六二《汉纪》献帝建安二年至三年。
(25)《三国志·蜀书》卷二《刘备传》。
(2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
(27)《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献帝春秋》载:“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杀玄。”陈寿不采此说。他治史谨严,当另有实据。玄可能于建安二年西城民反后去荆州依刘表。
(28)《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
(29)《三国志·蜀书》卷七《庞统传》裴注引《襄阳记》。
(30)《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
(31)《三国志·蜀书》卷七《庞统传》。
(32)《三国志·蜀书》卷一二《尹默传》、卷一二《李误传》、卷一一《向朗传》裴注引《襄阳记》、《三国志·魏书》卷二一《刘寡传》。
(33)《后汉书》卷八三《庞公传》裴注引《襄阳记》。
(34)《三国志·蜀书》卷九《董和传》。
(35)参考黄惠贤《校补襄阳耆旧记》卷一《人物·蔡瑁》条,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三国志·吴书》卷三《三嗣主传》。
(37)张福增等《诸葛亮受“三顾”处答或人问》,载南阳《活动月报》1985年6月。
(38)张晓刚等《“三顾茅庐”不发生在襄阳隆中》,载《集邮》1989年第lO期。 :
(39)《续汉书》卷三二《郡国四·南阳郡》,历史地图集编辑组《历史地图集》第三册《魏·荆州》,地图学社1975年版。
(40)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前言》,中华书局1983年版
(41)谭其骧主编《历史地图集》第三册,地图出版社1985年新版。《历史地图集》第二册新版东汉部分虽仍沿旧,谭先生在有关学术座谈会上表示,再版时将予以改正。
(42)张晓刚等《“三顾茅庐”不发生在襄阳隆中》,载《集邮》1989年第lO期。
(43)《晋书》卷一OO《张昌传》。
(44)《晋书》卷六六《刘弘传》。
(45)《资治通鉴》卷八五《晋纪》惠帝永兴元年。参考《晋书》卷四《惠帝纪》、《晋书》卷六六《刘弘传》、《晋书》卷一二一《李雄载记》;《魏书》卷九六《赉李雄传》。
(4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蜀记》。
(47)张福增等《诸葛亮受“三顾”处答或人间》,载南阳《活动月报》1988年6月。
文章来源:《现代地质》 网址: http://www.xddzzzs.cn/zonghexinwen/2022/1207/863.html